年化20%算什么水平?国内外顶级投资人的收益对比

  • Published2025-10-29 17:30:34

年化20%算什么水平?国内外顶级投资人的收益对比

一、年化20%在投资界是什么概念?

如果你能长期保持年化20%的收益率,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专业投资者。

普通散户:A股市场里,长期年化能超过10%的散户不到10%,更别说20%了。 公募基金:国内股票型基金近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约12%-15%,能稳定20%的凤毛麟角。 私募基金:头部私募如高毅、景林,长期年化也就在15%-25%之间,20%已经是顶级水平。

所以,别被网上那些“一年翻倍”的案例忽悠,短期暴利≠长期稳定,年化20%绝对是高手。

二、国内外顶级投资人的收益对比

1. 巴菲特:年化20%的“神”

巴菲特60多年的投资生涯,年化收益率约20%。听起来不高?但复利下来,他的资产翻了3.6万倍。

关键点:

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苹果等) 不依赖高杠杆(伯克希尔的保险浮存金算低成本杠杆) 极端市场环境下依然稳健(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回撤较小)

2. 彼得·林奇:13年29%年化,但难以复制

林奇在掌管麦哲伦基金期间(1977-1990),年化收益高达29%,但后来他自己都说:“这种收益不可持续。”

他的策略:

高换手率(每年持仓换一遍) 挖掘成长股(比如早期的沃尔玛、戴尔) 规模大了就难做(基金规模膨胀后收益下滑)

3. 西蒙斯:量化之王,35%年化但普通人学不来

文艺复兴科技的大奖章基金,年化收益约35%(扣除费用后),但:

只对内部员工开放 依赖高频交易和数学模型 规模大了收益也下降

4. 国内顶级投资人:年化15%-25%是常态

但斌(东方港湾):长期年化约18%,重仓茅台、腾讯。 冯柳(高毅):年化20%+,擅长逆向投资。 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巅峰期年化超200%,但结局你懂的……

国内能长期稳定20%的,基本都是顶级私募或牛散,而且多数依赖A股的高波动性。

三、为什么年化20%这么难?

复利的数学难度

年化20%,10年翻6倍,20年翻38倍,30年翻237倍。 但回撤50%需要涨100%才能回本,波动会大幅拖累长期收益。

规模是收益的敌人

资金小的时候可以玩短线、炒小盘股,但规模大了就只能买大盘股,收益必然下降。

市场有效性越来越强

过去信息不对称能赚钱,现在机构都在拼算法、拼数据,散户更难跑赢。

四、普通人如何接近20%的年化?

别指望年年20%,A股波动大,有的年份赚50%,有的年份亏20%,长期平均能到15%就不错。 选择优质资产:比如指数基金定投(沪深300长期年化约10%),再搭配个股或行业ETF。 控制回撤:宁可少赚,别大亏,-30%的回撤需要+43%的涨幅才能弥补。 别乱折腾:频繁交易的手续费、滑点、情绪损耗,会吃掉大部分利润。

五、结论

年化20%绝对是顶级水平,但没必要神话它。

如果你能做到,你已经比90%的专业投资者强。 如果做不到,别灰心,长期10%-15%也能让你慢慢变富。 最重要的是——别被高收益陷阱骗了,稳比快更重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