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把手教你做“学霸”笔记

  • Published2025-09-29 10:10:05

还记得前两天和大家分享过

形式多样、内容详实、条理清晰的

武大学霸笔记吗

很多小伙伴留言问

这么美的笔记

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放心,我们都安排上了

一起看看做笔记的秘笈吧!

(文末还有珞珞珈珈贴心划重点哦)

@邓婧雯:

这个学期开始一直采用电子笔记的方法,因为众所周知医学生的课还是蛮多的,不想开学的时候背着好几本笔记回去,所以就愉快的选择电子版的笔记啦~

所需设备:iPad或者电脑

推荐软件:notablity、goodnotes、WPS、Xmind

使用心得:

1.课上做笔记:因为很多老师上课讲课速度很快,PPT页数也很多,所以我上课很少直接随堂记笔记,网课的时候可以一边听讲一边用Xmind做思维导图

不需要很详细,只写每个知识点的标题,记得圈注重点。这样下课的时候就能很清晰的知道本节课的内容有哪些,方便后续笔记整理和复习。2.课下整理笔记:我的笔记大多都是课后整理,因为上课时间紧迫。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子手写版笔记,一种是Word(PDF)版。

对于课程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笔记字数较多的课程我是用WPS或者Word记录,灵活使用WPS和Office软件中的一些标注功能,如下划线、加粗、突出显示等。

对于图片较多,重在理解的科目(比如神经科学)我是用iPad的goodnotes手写笔记,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可以分屏使用notablity放PPT,goodnotes记笔记,notablity中的图片可以直接拖拽到goodnotes中。再在图片的旁边做分析标注。

划重点,多用彩笔多用彩笔多用彩笔!花花绿绿真的能让人心情变好,复习的时候也能看的进去,不然会感觉像是在读教材一样。

3.如何提高iPad书写体验感:很多小伙伴问我,怎么能在iPad上写出好看的字,为什么本来字很好看写在iPad上就十分潦草?①购买类纸膜

优点:书写感确实极大提高,写字没有那么滑了

缺点:影响清晰度,据说会比较费笔尖

②独家秘诀:不想购买类纸膜的小伙伴们可以购买一卷纸质医用胶带,粘在笔尖上一圈,就像垫了一层纸一样,写字也会好很多哦!

避雷:笔尖套是真的不好用!

感受:我本人把手写的笔记作为一种爱好,做成手账的样子,静静的抄东西可以让人静心放松哦~

@刘光成:宅家网课,只要手速够快,足够熟练,你就可以纯用键盘做出美美哒笔记,特别是对于理科生,要面对大量的公式,在word里面插入公式真的令人抓狂,苦不堪言。但是自从我发现了Markdown编辑器中可以内联LaTeX公式,如虎添翼,让我的笔记排版变得和书一样美。

下面我来教大家一步一步实现不用鼠标就可以打出如此漂亮的笔记Step1:知道怎么在markdown中内联LaTeX公式只需要用美元符号将其框起来即可

Step2:知道常见的运算符x_{n}^{N}

frac{分子}{分母}

int_{n}^{N}

oiint_{n}^{N}

sum_{n}^{N}

prod_{n}^{N}

Step3:知道常见的字母的表示(引用自莱斯大学语法手册)

知道了上面的知识大家就可以打出完美的公式啦(注意大小写哦)Step4:了解markdown常用基础知识

@张卓:作为一位建筑学生,手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线条的控制,比例的把握,还是审美能力,都对学习建筑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每天画一幅画是我的习惯,有时候听着音乐画得很久,有时候随手一画定型即可,有时是临摹,有时是自己创作。

在文字笔记方面,除了用笔记本外,我也喜欢用onenote 这款软件。疫情在家我最大的问题是不够自律,所以我用onenote 制定计划表,每天晚上回顾今天的完成情况。同时自己的一些文字和图片类型作业也可以用onenote记录,方便在网课时直接展示给老师看。

无论是学什么科目,逻辑梳理都很重要。所以我也经常用一些电脑软件制作思维导图,这对自己的逻辑回顾很有帮助。

@筱晓:

我是历史学院的大一新生,对学科的认识可能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方法和认识可能会有一些学科的适用性,并且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大家谅解。以下是我根据当下粗浅的认识总结出的大致技巧。老师上课的时候,我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全面接收他讲的所有知识点,下课后这些知识点是散乱的,所以每节课后(或者每一小节讲完后)我都把这一节的内容按自己的逻辑整理一遍,做成思维导图。

根据上学期考试以及之前学习历史的经验,我认为一个历史事件是需要厘清前因后果的,所以我的思维导图会把一件事情大致分成背景和原因、内容和过程、结果和影响这三大部分,再在各部分的每一小点中寻找其内再联系。

这个思维导图的梳理方式我觉得不仅可以运用在历史这一门学科,其他科目也是通用的,只不过是把其中因果关系可能转换成了并列关系等等。

当然这个思维导图的笔记形式目前看来只能运用于基础知识框架的梳理,能让人对某一版块的知识点有宏观的把握,至于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又或者一些别的细碎的知识点,可能就不太适用于这个方式了。

笔记三部曲

01

课堂笔记

1、上课认真听,保证笔记的基础部分详实无误

2、课堂笔记好方法——康奈尔笔记法,将笔记本划为三个区域,分别用作记录、简化和补充。具体方法如下:

Record(记录):在最大的笔记栏中先进行快速直接的记录与收集

Reduce(简化):在左边较小的整理栏中把重点提炼出来

Reflect(补充):对整体内容有了解后,在下方摘要栏做总结,或是延伸的补充

3、课堂笔记好帮手:电子类onenote电子笔记、印象笔记、notablity、goodnotes、WPS、markdown编辑器(也可以通过Jupyter Notebook实现)或手写

02

突出重点部分

重点部分可以是易混易错点、重点难点或需要背诵的关键点

1、在课堂笔记的基础上,灵活使用荧光笔加粗

2、电子笔记中更换文字色号、文字底纹等方式实现highlight

03

总结归纳

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1、可以手写,好看的字对笔记养成绝对是个好助攻

2、可以通过Xmind、Visio、MindMaster等软件实现,get新技能非常重要

这些好方法学会了吗?

悄悄告诉你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

立刻就去学

你的笔记秘笈是什么?

评论区等你哦

●●

武汉大学-luojia1893-

感谢所有同学的分享

以及武汉大学学生会、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最美笔记大赛”提供的帮助

原标题:《今天,手把手教你做“学霸”笔记》